根据机房设备和功能的不同,可大致将机房分为四个类型,各类型各有不同的温度要求:
类机房:数据机房,例如设备的电信机房、设置长途交换机机房等。
此类机房的正常温控为10—25℃;同时这类机房的湿度范围需保持在40~70%之间,可接受的温度范围为10~26℃,可接受湿度范围为40~75%。
第二类机房:网络机房,例如设置关口局、信令等的机房。
此类机房的正常温控为10~28℃,湿度控制保持在30~70%。可接受的温度范围为5~28℃,湿度可接受范围为30~80%。
第三类机房:中转机房,例如长途传输中继站等。
此类机房的正常温控范围为10~30℃,湿度范围保持在30~75%。可接受的温度为5~30℃,可接受的湿度为20~80%
第四类机房:线缆机房,例如设置用户接入网机房等。
此类机房的正常温范围为温度5~33℃,湿度范围保持在20%~80% 可接受的温度范围为0~35℃,湿度范围为15%~85%。
温湿度记录仪:运用留意事项一般的温度计只能丈量温度,但在一些特殊的场所,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温度和湿度的丈量,所以需要一个既能丈量温度又能丈量湿度的仪器,现在运用的比较多的便是温湿度记录仪,因其具有内置温湿度传感器或可衔接外部温湿度传感器丈量温度和湿度的功用,当然,这种丈量的仪器关于丈量的数据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而想要准确的丈量成果,就需要选用正确的运用方法,同时也需要留意一些事项,下面小编就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根据电力系统安全性评价标准规定:机房环境温度范围通常为5℃~30℃,相对湿度范围要求通常为20%~85%。机房环境温、湿度超过范围应相应地采取降温或加温、除湿或加湿等必要措施,以保证机房中的电力设备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中正常。
通信、电力设备机房必须安装智能温湿度记录设备。智能温湿度记录仪是专门设计用于超低功耗,超长时间温度数据记录的数据记录仪系列产品。可以按照组态时间间隔定时记录温度参数,并可将记录的数据传送给计算机进行处理,绘制图表;可根据电力系统所规定的温、湿度进行报警提示。产品具有网络远程管理功能,采用低功耗技术设计,无需外部电源,体积小巧,整机功耗小,精度高,并具有报警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变电站机房、实验室中。